解读丨陆金喜曜变龙窑如何在千年传承中推陈出新
发表时间:2021-07-01     阅读次数:     字体:【



龙窑是我国窑炉形式之一,多建筑在江南地区坡地上,最早发现为商代窑址。龙窑都是利用山坡地势用砖砌筑成,远望如卧龙,为直焰式筒形穹状隧道,龙头朝下,龙尾朝上。龙窑又分为窑头、窑床、窑尾,下部称“窑炉头”,中部为"窑身",上部出烟处称“窑梢头”。



商代时期的龙窑既烧制印纹硬陶,又烧制一些原始青瓷,也就是陶瓷同窑合烧。东汉末年,同窑合烧的状况结束,龙窑开始专门烧制瓷器。



龙窑始于商,兴盛于宋,并在这一时期达到了最高峰,在宋元时期,建盏与建窑系黑釉瓷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远销异域,深受日本、朝鲜半岛、东南亚国家和地区人民的喜爱,在世界陶瓷史、茶史、文化艺术史上具有独特的历史地位和作用。满足国内需求的同时还可以远销国外不仅得益于当时海上贸易发达, 也得益于可烧制上万件建盏长达超百米的龙窑。




质量好:龙窑不仅装的瓷器多,还因其面积更大,流通更加均匀,质量更好。

升温快:龙窑依山坡建造,存在一定的高度差,从而形成一个自然的吸力,火焰大,升温快,不容易受到地下水的影响。

效率高窑的长度可以利用部分余热,增加效率,降低产品成本。

成本低:龙窑里烧制的松柴着火温度低,挥发分多,灰分熔点高,燃烧速度快。



凡是利用柴为燃料烧成的陶瓷制品,都可称之为柴烧,这是中国最传统的烧制陶瓷的方式。在大宋时期烧制出风靡全国的建盏,便是采用柴烧方式。所有环节缺一不可。


时间:龙窑上半年不开窑不点火。只能做好坯体后放置阴干。在六月份雨季过后,还要根据当时天气、温度等因素变化由烧制人根据经验临时调整。避开潮湿季节,等到地面湿气祛尽才开窑点火烧盏。一次龙窑柴烧需耗时三天三夜70多个小时。



土:烧制建盏所用的瓷土、釉矿,必须到富含三氧化二铁的指定地挖掘。筛选、粉碎、陈腐、练泥、揉泥等工序,再经过拉坯、修坯、晾干、素烧、选坯、洗坯、上釉、烘干、转装窑、封窑后进行柴烧。



柴:木材是烧窑最主要的燃料,选用的木材一般需静置约三至六个月以上,忌太潮湿,要利于燃烧,其中以油脂含量高、燃点高的干柴松木为主燃料提升温度。在烧制时会用匣钵将坯体罩住,将木灰与窑火隔离,使得建盏的釉面能够保持一致。


闸体:唐五代时期,建窑采用托座叠烧法,器物在窑内露烧,进而使用匣钵。北宋时期,建窑的建筑材料改变,使得窑炉坚固度与密封度增强,同时采用“漏斗形匣钵正置仰烧法”,即将上好釉的碗盏放入匣钵,这样在高温烧制时保证建盏里外热度均匀。



装窑:装窑是龙窑柴烧的关键,整个装窑过程十分艰难,需要极细致的精心设计,如何安排要经过深思熟虑。根据作品的总数和窑的容量,设计好作品放置的位置,若是釉面上落了灰或在胎体上走了火的痕迹便成了瑕疵品,完成后的窑内前面约一米多的地方是烧柴火的位置。一切工序完成后,开始点火。


观窑:窑门设有观火口,将试片放于口沿处,便于观察烧熟的程度。封窑点火后,需不间断燃烧,炉温随着时间延长而逐渐攀升,大约 10 小时后窑温才能达到 1300 度左右。之后,从窑头至窑尾,继续往投柴孔内添柴,此时,需要有经验的窑工师傅亲自观火,密切观察火候。经过三到五天的烧制之后,开始封窑。


出窑:建盏最大的魅力就在于“入窑一色,出窑万彩”,出窑的时间是在封窑停火的三天后。经过四天三夜或是更长时间的高温烧制,建盏表面会形成含蓄而又丰富的釉色变化,因其盏色浑然天成 非人力可为,同样的原料,在不同的窑炉,置于不同的窑位、不同的季节、不同的天气,烧出的建盏釉色光彩截然不同,变幻莫测。因此,世上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建盏,每一件建盏都是世上独一无二的孤品。


▲国家首批复原建盏专家组


虽然古窑已经成为遗迹,但建盏的踪迹没有就此湮没。在政府部门和匠人们的不断努力之下,建盏烧制技艺得以恢复和发展,龙窑之火也再次被点燃。



窑炉是淬炼建盏成色的关键所在,随着陶瓷工艺的不断发展,龙窑更要随着时代发展融入现代科技力量,结合现代科技手段而改造更新,既要保留龙窑的精粹,又要对古龙窑进一步改良创新。


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领办人陆金喜为了兼顾良好氛围与温度控制,根据古今窑炉的结构特点并结合自身技艺,重新自建烧制瓷器的生物科技环保柴烧龙窑。首个以绿色科技为理念的新型科技环保“陆金喜曜变龙窑”即将面世, 重续传承。




 
上一篇:【陆金喜曜变龙窑】建造第30天
下一篇:【陆金喜曜变龙窑】 建造第31天

陆金喜
艺术助理